RA患者实践指南,快收藏这8条专家忠告!

氨糖软骨素钙片 03-29 阅读:222 评论:0

  近年来,类风湿关节炎诊疗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,但想更进一步,还需要患者的共同参与。因此,我国去年发布了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践指南》。指南由相关专家组与患者共同探讨,按照国际指南规范流程制定,对患者实践与管理具有指导意义。本文总结了指南中强调的8条推荐意见。

  01

  单独的某个指标不能确诊疾病

 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(RA)来说,类风湿因子(RF)阳性备受关注,但 RF 并非是 RA 的特异性抗体,其也可以存在于其他疾病中,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干燥综合征等。此外,RA 的确诊需进行多种指标和检测结果的综合评估。

  02

  有遗传倾向,需高度关注

  R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均与遗传、环境、免疫等因素相关。对于 RA 来说,理论上 RA 患者的子代有 50% 的概率携带 RA 风险基因,但 RA 的发生还需要其他因素的参与,即使子代携带风险基因也不一定发病,故 RA 患者不必过多忧虑子代的患病风险。

  03

  注重生活方式干预

  吸烟是RA、等多种风湿性疾病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之一,建议 RA 患者戒烟。

  运动锻炼是 RA、的治疗基础,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。推荐 RA 患者采取轻中度的锻炼方式,如散步、游泳,尽量避免高强度负重运动以及反复高冲击活动,如跑步和打球,并且要以运动后不增加疼痛等疾病症状为原则。

  04

  定期监测相关指标

  对于RA患者,指南建议行抗环瓜氨酸多肽(CCP)抗体检查,可预测关节破坏的严重程度。病情稳定的 RA 患者行彩色超声(检查关节滑膜炎),可预测疾病复发。

  05

  关注患者妊娠期用药

  对于RA患者,指南强调常用药物甲氨蝶呤及来氟米特在妊娠期、哺乳期均禁用。甲氨蝶呤需停用 3 个月以上,方可备孕。来氟米特则为血中未检测到该药浓度时,方可备孕。

  06

  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

  RA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炎症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原因,可发生骨质疏松。建议定期评估骨松风险,应补充钙、维生素 D 及双膦酸盐药物预防和/或治疗。

  因需要长期服用药物,甚至联合多种药物,应注意药物性肝损伤,用药前就要对肝脏情况进行评估。

  07

  生物制剂的减量准则

  RA患者已停用糖皮质激素,并病情持续缓解半年以上,可考虑生物制剂减量。

  08

  建议加入病友会

  RA为慢性疾病,需长期药物治疗及疾病管理,因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会影响疾病的疗效及预后。通过病友会这样的形式,集合专科医生、多学科医师、护士、患者及家属、社工/志愿者进行一体化的综合干预模式,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,促进自我管理,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医患关系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添加客服微信:WLW361(点击微信复制)下单货到付款
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下单货到付款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