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志尊

  主医师,硕士

  咸宁麻塘中医医院区主任

  ?什么是幼年特发性?

  提起大家都比较熟悉,但说到幼年特发性大家不一定了解。

  幼年特发性是一种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结缔组织,儿童发率大约为80-90/10万。以持续的为特征,典型的的表现是、和活动受限。“特发性”的意思是我们并不知道这种的原因,“幼年”在这里的意思是症状出现的年龄小于16岁。这种除了关节受累外可伴有全身多系统损害。如果不及时会出现关节畸形,甚至发热及其他脏器受累等严重的并发症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。

  幼年特发性这个词包括了所有的儿童期发的,原因不清的慢性。在幼年特发性中,的不同形式已经被鉴别。因此,幼年特发性的诊断是以持续6周或以上的慢性为基础,并且通过史、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查仔细除外任何其他所致的。

  ?幼年特发性的因及症状是什么?

  幼年特发性因和发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,可能与、遗传和免疫因素影响有关。全身型幼年特发性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、皮疹、、浆膜炎及脾肿大、淋巴结肿大等。发热时体温可高达到39℃以上,可在起初的两周及以上持续反复出现。患儿发热时可伴随出现大小不一,全身多发的淡红色圆形斑丘疹,热退后减少或消失。患儿多发于膝、腕、踝关节,或颈椎、肩、肘、手指、髋、足趾等部位,表现为关节压痛、活动痛,关节积液及关节局部灼热等,如未积极可引起关节骨质破坏,甚则致残。部分患儿可出现心包积液、胸腔积液及、脾、淋巴结肿大。多型以女童多见,1-3岁和青春早期是发高峰期,多从膝、踝、肘关节起,逐渐发展到小关节,手指及足趾关节影响受累较重。少关节型一般起年龄在1-3岁,以膝关节累及为主,其次为踝关节及其他小关节。本可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,严重时可引起脑、癫痫、颅内出、间质性炎等。

  ?幼年特发性西医如何?

  其实,没有任何特殊的能够愈幼年特发性,的主要目的是能够让患儿过正常的生活,保护关节和脏器免于损伤,等待缓解。

  主要使用一些,它们能够抑制全身和/或关节的, 在恢复过程中保护孩子的关节功能,防止发生关节畸形。

  是十分复杂的,有时需要儿科专业医生、外科医生、理疗师、眼科医生等不同的专业医生共同合作。

  幼年特发性西医用药有非甾体药(如:布洛芬、萘普生等)、糖皮质激素(如:强的松等)、生物制剂(如:坏死因子(TNF)-α拮抗剂等)和传统抗(如:甲氨蝶呤、来氟米特等)。因该情复杂,时需详细评估患儿关节、、脏、液、系统及是否并发重症等情况,予以积极。时还需评估用药的安全性、有效性、患儿耐受性、费用和患儿及其家庭接受度,从而保证能有效控制症状体征,防止关节破坏,改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,避免毒副作用。

  ?幼年特发性的中医诊疗

  幼年特发性属中医“痹证”范畴,但幼儿与成年人所患痹证不同。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,体内有蕴热,阳气亢盛,感受外邪后,易从阳化热。或感受风寒湿,闭阻于肌肉筋骨之间,日久寒邪渐化为热,湿郁化热,由寒湿转为湿热。湿热闭阻经络,气运行不畅,瘀阻滞,出现关节肿痛、活动障碍,甚则残疾。本初起即可表现为热证,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,出现发热反复发作,低热不减,高热起伏,汗出发热不退。因此,对于本应以“清热利湿、”为大法,根据患儿临床症状,结合查咽、观舌、诊脉,予以辨证。但患儿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易虚易实,久用药,容易致使脾胃损伤。所以寒凉不可久用,还应注意慎用或少用有毒及峻猛的。在配合西医激素等减停过程中,也需要加入益气滋阴,填精补骨等扶正作用的,能调节免疫,减少复发,还有利于患儿恢复期的正常生长发育。

  责编:丁婉莹

  帮TA点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