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女士,女,今年50岁,是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,2年前出现口渴、口干,上课时经常需要喝水才能缓解,而且左侧膝关节还经常,因为当时带的毕业班,授课任务繁重,她没有太在意。可是经过一假期休息,症状不但没有减轻,还有加重的趋势,吃米饭馒头时,需要伴有汤或者水,才能顺利下咽。新学期开学授课,更是水瓶不离手,每说几句话就要喝水润喉,水喝多了还没下课就想上厕所, 十分影响上课,她不得不申请暂时离开教学 岗位,做起了办公室文员工作。离开心爱的讲台,她十分不舍,可是身体状况又让她难以为继,不仅如此,王老师近眼睛还出现了干涩、畏光,用了多瓶眼药水也没效果,牙齿颜色也逐渐变黑,还有龋齿.....原本明眸皓齿的她,身体相继出现一系列状况。单位体检时,医生推荐她去科看看,王老师在公众号上看到祛燥生津汤,找到了小李,预约了卢大夫号。
卢大夫为王老师辩证,因为素体阴虚,燥邪外袭,或风寒热邪化燥伤阴,或复感火热温燥之邪,或汗、吐、下后津液伤亡等,导致阴津、气不足,瘀络痹;或嗜食辛辣香燥、过服补阳燥剂;或房劳过度,均伤津耗液,致阴虚燥甚而为燥证。终“气虚、阴亏和淤”而致,即因患者先天禀赋不足,继而导致脏腑气虚,气虚则津液生成不足、阴津亏少,气虚则行不畅,发为瘀,瘀又影响气和阴津的生成和输布,循环往复则气虚、阴亏和瘀更甚。在外气虚表现为低热、乏力、多尿等,阴亏则表现为口干、眼干等,瘀络痹则见皮下紫斑、关节。
手法:燥热瘀症状:口眼干燥,两眼红赤或有异物感,腮部热痛,皮下紫斑,或伴关节。舌黯红或有瘀斑,苔光或薄黄燥,脉细涩。
证候分析:燥热津伤,失于儒润,则口眼干燥,或眼中异物感;燥热入,热内迫,则目赤;热瘀毒,则腮部热痛;燥而瘀,溢于则皮下紫斑;痹阻络脉测关节;舌黯红或有瘀斑,苔光或薄黄燥,脉细涩,均为燥热瘀之征。
用药祛燥生津汤加减;
(1)桂枝:味辛、甘、性温。归入膀胱、心、经。具有发汗解肌、温通经脉、助阳化气、平冲降气之功效。用于风寒,脘腹冷痛,寒经闭,关节痹痛。
(2)白芍:味苦酸,性凉,微寒,具有补柔、平、敛阴收汗等功效,适用于阴虚发热、四肢挛急。
(3) 当归:味甘、辛、苦、性温。归、心、脾经。具有补、活、调经、润燥滑肠之功效。主虚诸证、痿痹、麻木、跌仆损伤。
(4)桃仁:味苦,甘而性平。归心、、大肠。具有活化瘀功效,用于干燥综合征瘀痹证。30剂。2次/1日,早晚各一次。
采用祛燥生津汤是通过全面的了解分析情,从整体调理以活化瘀,益气布津,温阳益阴,清热润燥,宣布津、滋补为原则,从而达到润燥生津的达到正常状态。
祛燥生津汤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干燥综合症
第一阶段:滋补,行中气,软坚散结,疏络 活化瘀,调节,为第二阶段做好铺垫。
第二阶段: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,再采用补脾益阴、滋胃生津之法,活化瘀,温阳益阴、清热润燥,以旺盛化源,宣布津、滋补为原则,提高自身。
第三个阶段:强调活化瘀,滋养 补益心脾,增液生津,改善口干 眼干,分泌腺的分泌功能,以达到气充足(也就是正常)从而恢复健康状态。
总之,干燥综合征总属气虚、阴亏和瘀为本,燥热为标。理机制多与、脾、三脏阴阳失调,阴虚阳盛有关。延日久,阴伤气耗,进而阴损及阳,阴阳俱亏。至后期,可伴间质纤维化、间质性等多脏器受累,这与中医学燥毒致多为渐积而成的特点相一致。燥痹患者在之初表现为燥毒之邪滞于络脉孔窍,出现舌红少津、少涎、眼干等,在后期表现为燥毒深入,导致五脏阴伤、五液耗损,致使不能宣降、脾不能运化、不能蒸腾和不能条达,从而出现内在脏腑的各种损害。疗程共5个疗程,现恢复正常,随访一年未见复发迹象。